我与华东师大的故事,从一个炎炎夏日开始……
2017年的暑假,我决定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研究生。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埋(shou)头(mang)苦(jiao)读(luan),狂啃八本参考书,跌跌撞撞通过了初试、复试,终于迈进了理想的ECNU。当难得的机会险些与自己擦肩而过时,它便会显得异常宝贵。我一直很庆幸自己可以成为华东师大的一份子,也每时每刻都贪婪地吮吸着它给我的每一分氧气。
周恺悦,2018级MAP全日制,荣获“2020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一)学习篇
初入华东师大时,一切都是陌生的,学习和作业却是一成不变的。
应用心理专硕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采纳往届学长学姐们的建议,逐年优化。还记得在王琪老师的心理剧课上,我们暖身、扮演、雕塑、分享;在杨安博老师的面谈技术课中,我们三人小组进行稚嫩却真诚的咨询练习;在李凌老师的社会心理学课堂,我们一起听同学们出品的那首《华东师大的日子》;在孟慧老师的论文写作课上,我们以小法官的眼光批判性地阅读学长学姐们的毕业论文,手法生疏地练习着写作技巧……课上课下有苦有甜,有滋有味!
(二)实习实践篇
作为一名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实践是我们的必备菜品。
研一刚入学时,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之心,和朋友们一起组队参加了上海市应用心理技能大赛。从学校初赛到市级决赛,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四人经历了无数次的讨论、磨合、演练、修改、向老师请教、道具准备等,终以斩获团队一等奖圆满落幕。对我个人而言,比赛获得的荣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刚到上海的人生地不熟之际,有了更多和朋友交流的机会,得到更多来自导师的指导,激发了自己对于读研生活的那份热忱和信心。
后来,接二连三地参加了很多实习实践,包括学院悉心安排的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见习,上海市北中学和新中中学的心理健康老师实习,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新生破冰策划或带领……
(三)志愿者工作篇
我几乎未曾想过,自己会与志愿者工作结缘甚深……
最庆幸的是,我有机会参加了研培中心的志愿者培训和上海市虹口学校、行知中学、普陀区培佳双语等学校的青少年营会工作。两个学期的志愿者培训,留在记忆中的是活动集锦、4F模型、活动主题,更是那些本不相识却一路同行的朋友们的笑脸,我们在志愿活动中结识,一直钟情于青少年生命教育,世界这么大还是遇到你们,真好!四场大型的青少年生命实践营,在与孩子们真切的接触和互动中,我感知到一个生命对周围的人和事的巨大力量,这就是我导所说的“生命影响生命”吧!
2020注定是让人难忘的一年。很多大学生的疫情假期仍在持续进行中,回想这个假期的开端,不免充满感触。面对疫情肆虐,学校、学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搭建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新冠疫情心理援助网络平台,为社会带来自己的一份温暖和力量。平台承担了三十余场直播,邀请了心理学专家和教授们直播讲座,从各个角度宣传心理防疫,并陪伴大家聊宅居生活的苦与乐。平台运行背后,是无数带领老师和志愿者们的心血和努力,我很庆幸,在短暂的主持工作中结识大家,给毕业季赋予更多价值和回忆。
(四)学院篇
心院就是一个友爱的大家庭,读研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就是身边的老师和朋友。张麒老师是我生命中暖暖的太阳,老师在我们比赛过程中给了很多指导和建议,在我艰难的论文选题和开题过程中耐心指导,在众多的生命教育活动中让我拥有了很多个人成长。叶斌老师则是一位有着强大人格魅力导师,他轻松幽默的朋友圈是我正能量重要来源。叶斌老师的工作坊点滴使我内心不断成长、自我疗愈,他的论文指导也助我毕业旅途一帆风顺。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我的同门和室友们,我们一起吐槽与奋斗、一起见习、一起参加活动、一起享受美好旅途、一起分享美食……世界这么大还是遇到你们,真好。
时间很瘦,不经意便从指缝间溜走。两年的读研生活一闪而过,终究还是到了断舍离的一天,即将回归家乡,投入工作岗位。在这座钢筋混凝土构筑而成的魔都,最不舍的是这群为我的人生记忆浓墨重彩的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如果可以看到:趁青春年少,时光正好,爱在华师大,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