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咨询理论建构漫谈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5-17动态浏览次数:53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源自西方的职业,其在国内的发展需要与中国文化的独特背景相结合。如何将国内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转化为一套成熟的理论,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总结。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咨询理论,202257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MAP中心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总督导杨文圣副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为学院研究生作了关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咨询理论建构的讲座。杨文圣分享了自己在多年心理咨询实践过程中如何发展总结出自己的理论,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心理咨询理论,发展出适合自己的咨询方式。本次讲座由MAP中心副主任张麒副教授主持,200多位学生参加活动。

主讲人介绍:

杨文圣,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总督导,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20-05),副教授。1999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累计接待咨询逾6000人次。工作之余,喜思考心理咨询的本土化问题,在中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其中中国台湾《本土心理咨商学刊》推出一期专刊介绍个人理论。近年来,在清华大学、UC. Berkeley等国内外数十所高校以及第29届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蒙特利尔)等众多国际学术会议演讲介绍个人的咨询思考。2017,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专著《两仪心理疗法》,提出心理咨询新理论——两仪心理疗法。

讲座伊始,杨文圣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刚开始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时遇到的情况:已有的心理咨询理论以西方文化为基准,在国内背景下理论与实践难以顺畅结合,因此只能自己不断探索,建立起自身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套路与框架。

然而一套完整合理的理论并非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杨文圣分享了自己的心理咨询理论构建历程:首先是从自己在实际咨询工作中总结摸索出一套比较基础的框架,然后不断通过阅读、写作与更多的咨询经历来对其进行补充。正是通过长期的探索,杨文圣持续补充着理论框架中的内容,修改其中的细节,才在后期总结出了最新的心理咨询六维结构模型。

随后,杨文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将心理咨询与中国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的具体历程:从“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阴阳五行”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和概念出发,和心理咨询中的技巧的经验相结合,发展出心理咨询中人心的阴阳关系与咨询过程的四季模型等。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心理咨询实践与理论建构的问题积极提问,杨文圣耐心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一一回答了相关提问。同学们纷纷表示从讲座中获益良多。



 | 胡若昀